宗教改革者和奥秘派人士 —— 哇!
- Ron Cantor
- Jun 24, 2022
- 7 min read

宗教改革可能是教会历史上最大和最重要的转折点。许多人认为整个教会或教会团体都偏离了真道,直到马丁路德带着锤子和钉子出现在威登堡 (Whittenburg)教堂,在那里提出他的 95 条论纲,与天主教教皇和主教抗争。但在那段时间里,无论在教会内或教会外,主的作为都有所彰显。
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 —— 他认为英国人应该拥有他们母语译本的圣经。由于这是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即使要得着拉丁文、希腊文或希伯来文的副本也不是容易的事。无法直接接触神话语的结果,是人们完全依赖主教告诉他们圣经所说的内容,有时,武加大译本(当时最常用的拉丁文圣经译本)翻错了希腊语,却成为天主教教义的根据(见下面关于伊拉斯谟的段落)。
“如威克里夫指出的,不允许平信徒拥有圣经,对教会当局极为有利。他们可能会发现,主教和神职人员与基督和使徒所吩咐并实践的生活方式间存在巨大的差异。”1
他成为教会所弃绝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威胁。如果人们发现了耶稣和使徒的真实教训,他们就会背离主教。威克里夫是面对迫害时勇气和真理的典范,圣经被以他为名的机构翻译成世界各地的母语,使他的传奇备受尊崇 。(见 https://www.wycliffe.org)
伊拉斯谟(Erasmus)—— 他是一位人文主义者,这在 600 年前是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类型。在他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是指回溯到更实在之时代的人。作为信徒,他挑战现状。他与路德同时代,虽然有分歧,彼此却是朋友。伊拉斯谟赞同信徒皆祭司的说法,2他质问: “既然你可以直接向神认罪,为什么要向另一个人告解?”3
就像威克里夫一样,伊拉斯谟在教会禁止普通人读圣经的时候起来发声:“所有人都应该且必须拥有圣经。这样,所有人都可以回到泉源(ad fontes),且畅饮基督信仰的新鲜活水,而不是中世纪晚期宗教的一潭死水。”4
Ad fontes 意味着回到泉源的出处,5 这说法是暗示控制基督教界的主教和教皇已经离开了源头。伊拉斯谟呼吁 “要直接回到基督教的基础,就是早期教会的作者,尤其是新约作者的著作。”6
因着伊拉斯谟对当时天主教会垄断神学的事实也构成巨大威胁,他为教会所弃绝。
锡耶纳 (Siena) 的凯瑟琳 (Catherine) —— 人们很容易把凯瑟琳当作是妄想症患者,一个很少吃食者出现幻觉不是没有可能。今天,似乎时不时就有人声称自己上过天堂或直接听见神的声音。他们或因卖书获利而有臭名,但凯瑟琳舍己,她愿意“再一千次按圣灵感动我的方式做 —— 如果我活得够久。”7
她在短短 33 年的生平中结出丰硕的果子。凯瑟琳吸引了许多追随者,不仅因为她的异象,还因着她的克己及对贫穷者和病患的委身。8
“1370 年,她经历了所谓的‘神秘死亡’—— 在四个小时内,她的身体好像没有气息,她被提与神欢喜相会。”9 正是在这次经历之后,她感到被圣灵催逼去面对一些政治上的妥协情况。在那个时候,教会和国家往往是一体,或说至少是非常紧密的联盟,但有时又是死敌。教皇掌控着土地和人民。
1377 年,她又经历一次为期五天的与神相遇。从那以后,她写了《交谈》一书,是“她的最优作品”。10
身为信徒,就算我们相信,我们也很难理解神三位一体的本质;她却能够将神视为是三位一体,并如此表述:
哦,永恒的三一神!哦,神啊!神格 —— 祢的神圣本性,赋予了你圣子宝血的价值。祢是永恒的三一神,是一片深海:我越进入祢里面就越发现,我越发现就越要寻求你……祢这永恒的三一神是工匠,我是祢手中的杰作,我开始知道祢爱上了你所创造的美物,因为祢用祢儿子的血使我成为了一个新造物。哦,深渊!哦,永恒的神格!啊,深海!祢所赐给我的一切之中有什么比祢自己更宝贵?11
她最大的喜乐是领受主餐,“她常能在其中‘体会到三一神的深邃’。”12 一方面,天主教会错用主餐,禁止自己的敌人领受,以此作为工具或武器来对付仇敌人,我对这件事深表质疑。另一方面,我对当时他们比今天大多数信徒更重视主餐感到慰,它是一种真正的神圣经历。
凯瑟琳也是一位大有能力,向大批群众讲道的布道家。“许多人听完她讲道,甚至一看到她就信主了。”13她相信哥林多前书的恩赐不是仅给“属灵的精英”,而是给所有信徒的。相信圣灵大能的主教们觉得普通信徒没有资格领受恩赐,是不能被信任的。她是最先认定 12 种属灵恩赐的奥秘派人士之一,在她之前的奥秘派人士多半是认定以赛亚书第 11 章中列出的七种恩赐。
她很年轻就去世了。“她不再能吃东西甚至喝水,她一直住在罗马,直到 1380 年去世,享年 33 岁。”14 前基督教艺术家李奇·莫琳 (Rich Mullins) 经常唱出对来世的渴望,他也像凯瑟琳一样,很年轻就死了。有些人根本不适合这个世界。
伯纳温裘(Bonaventure)——“描述自己亲身与圣灵摔交”,15以一种超越理智的更深层次去体验神。圣维克多(St. Victor)的理查德(Richard)的三一神概念饶富深意:一个人必须去爱另一个人才能摆脱自爱,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变成两人之间的自爱,因此必须有第三位。16我认为这是教会生活的典范。如果一个教会不再外展,它就会成为自爱的样版,真爱总是想扩展并带进更多的灵魂。
宾根(Bingen)的希尔德加德(Hildegard)——“将她的中年觉醒理解为个人的五旬节事件。”17我们难道不该时时寻求新的五旬节经历吗?“赫尔夫塔的格特鲁德 (Gertrude)将圣灵描述为‘比蜜更甜’,[透过圣灵] 天上所有的能力都得建立。”18
这些人不光是竖立了榜样,更是领袖。他们作为修道院的领袖,能够将他们的想法推广。希尔德加德是一名斗士,并创办了两个修道院。19 当然,当任何人拥有不凡的属灵恩赐时,这种恩赐就会吸引人们。但希尔德加德也表现出敬虔的品格和对她属灵女儿们的深爱。20
这些奥秘派人士不在乎权力或地位,而是渴慕神,这一点吸引着其他人。他们不仅领导修道院,而且成为运动的领袖。
从错误和偏颇中吸取教训
有一个问题是:可信度。这些人与谁一起印证他们的启示?我们的神学是奠基在读圣经,还是在超自然经历中领受属天的解释?
当有人说“神启示他”某处经文的意思,我会非常警惕。美国一位非常有名的先知讲说,“神”告诉他罗得的妻子之所以回头看,是因为她是一位代祷者,且她非常爱百姓。此外,那些人想性侵罗得的宾客,而罗得献上他的两个处女女儿来取代。很难相信罗得的妻子是代祷者(尤其是这故事记载亚伯拉罕是真正的代祷者),但这个人说得好像神在亲自向他讲述。因此,我们对这种领受启示的方式必须非常谨慎。
另一个问题是权威的根据。当某人得到圣灵如此大的膏抹和恩赐时,我们容易认为他们不可能做错事。昨晚我看了以色列的一个电视节目,讲述了一位能力超凡的拉比将他的追随者引向对性的崇拜。当一位妻子向丈夫表达关切这件事时,丈夫回答说:“拉比太无辜了,不会做这种事。”他解释说,拉比会去亲吻女人,是因为他将所有人一视同仁,而不是抱邪念去行。但那的确是一种邪教。
最后,虽然我认为我们可以像使徒生平记载的那样寻求经历神(徒 2:1-4),但我们必须始终确保我们的信仰建立在神的话语而不是我们的经历上。经历是美好的,但神的话语是我们不可动摇的真理基石。
促成宗教改革的因素
促成宗教改革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
• 教皇和主教的堕落与腐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博吉亚(Borgia)家族的一员,史上最闻名的是这家族荒诞的晚宴。尽管他尴尬地拥有几个情妇和至少七个已知的私生子,他还是设法通过贿赂在 1492 年的教皇选举中获胜。”21许多神职人员被任命,不是因为他们或许有的虔诚,而是靠他们的关系。22
• 平信徒变得越来越有文化 —— 就像专制政权下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得知真相一样,平信徒对神职人员享有税收减免和津贴大为不满。与过去不同,人们可以写下他们的不满,而别人可以读到这些文章。23
• 不允许普通信徒读圣经不仅变得不可接受,而且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而变得不可能强制执行。24伊拉斯谟 (Erasmus)得以展示希腊原文本和武加大译文之间的差异。教会似乎试图让圣礼显得是出自圣经,实际上却不是。25
• 城市议会正在取代贵族式的治理方式。“中世纪的世界观是与生具来的,某人是根据其身世和社会传统而在社会中有确定的地位。”
我们要向我们的前辈多多学习。神一直在寻找改革者,那些即使面对迫害也不会妥协的人。
注释
1. 见McGrath, Alister E.著Christian History (125-126页). Wiley. Kindle版。
2. 信徒皆祭司,16 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教会的基本教义原则,包括信义宗和改革宗,以及宗教改革运动产生的更正教独立教会(参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priesthood-of-all-believers)。该教义断言,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真正的大祭司基督接近神,因此不需要神职人员作为中保。这在教会的运作中引入了民主元素,它意味着所有基督徒都是平等的。因此,按立的神职人员只是作为全体会众的代表,传讲和执行圣礼。
3. McGrath, 140.
4. McGrath, 140.
5. McGrath, 134.
6. McGrath, 135.
7. Burgess, Stanley M.著The Holy Spirit: Medieval Roman Catholic and Reformation Traditions (Kindle Locations 2019-2020). Baker出版集团, Kindle版。
8.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928-1929.
9.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930-1938.
10. Burgess, Kindle Location 1941.
11.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968-1975.
12.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980-1981.
13.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2019-2020.
14.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945-1946.
15. Burgess, Kindle Location 1316.
16.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169-1170.
17.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659-1660.
18.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781-1782.
19.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566.
20. Burgess, Kindle Locations 1566.
21. McGrath, 151-152.
22. McGrath, 152.
23. McGrath, 152.
24. McGrath, 153.
25. McGrath,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