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犯了罪
- Asher Intrater
- May 13, 2022
- 4 min read

大衛王是信心的偉大英雄之一,也是有史以來最公義的人之一。然而,他與拔示巴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包括謀殺、通姦和撒謊。他為那罪深深悔改,並為自己的過錯寫下了悲痛的詩篇(詩篇51篇,「為我造清潔的心」)。多個世紀以來,這已成為許多人的安慰之源。 大衛不僅對自己的罪有深刻的啟示,而且對每個人都犯了罪這一事實有深刻的啟示。這種對「普遍的罪」的理解已經成為信仰的基礎,並且在詩篇53篇中也深刻地表達。
תהילים נ''ג:2-4 אָמַר נָבָל בְּלִבֹּו אֵין אֱלֹהִים הִשְׁחִיתוּ וְהִתְעִיבוּ עָוֶל אֵין עֹשֵׂה־טֹוב׃ אֱלֹהִים מִשָּׁמַיִם הִשְׁקִיף עַל־בְּנֵי אָדָם לִרְאֹות הֲיֵשׁ מַשְׂכִּיל דֹּרֵשׁ אֶת־אֱלֹהִים׃ כֻּלֹּו סָג יַחְדָּו נֶאֱלָחוּ אֵין עֹשֵׂה־טֹוב אֵין גַּם־אֶחָד׃
神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他的沒有。他們各人都退後,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作孽的沒有知識嗎?他們吞吃我的百姓如同吃飯一樣,並不求告神。(詩53:2-4) 大衛在詩篇14篇中重複了同樣的話: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是有史以來最聰明,可能也是最富有的人,他也得到了同樣的啟示。在耶路撒冷建造聖殿后,他達到了公義的頂峰。當他禱告時,榮耀的雲彩充滿聖殿,火從天而降。 然而,他也犯了可怕的罪,他的巨大祝福變成了他無法把持的誘惑。當他作奉獻聖殿的禱告,當火降下來時,他說:
מלכים א', ח:46 כִּי יֶחֶטְאוּ־לָךְ כִּי אֵין אָדָם אֲשֶׁר לֹא־יֶחֱטָא וְאָנַפְתָּ בָם
你的民若得罪你(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你向他們發怒,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仇敵之地,或遠或近。(王上8:46) 這個禱告的話同樣也記錄在歷代志下6:36中: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罪使神發怒。每個人都會犯罪,但這不是繼續犯罪的藉口,而是呼籲所有人要謙卑、悔改並尋求赦免。這使得所有的人無法自以為義和定罪他人。 所有人都犯了罪,都應該受到懲罰,都需要悔改,都需要請求赦免。 所羅門在傳道書中重複了同樣的想法:
קהלת ז':20 כִּי אָדָם אֵין צַדִּיק בָּאָרֶץ אֲשֶׁר יַעֲשֶׂה־טֹּוב וְלֹא יֶחֱטָא׃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傳7:20) 認識到自己犯了罪,是明白自己需要赦免的第一步。在一個人有這種覺悟之前,任何關於拯救或恩典的說法似乎都與自己無關。我在以色列各群體中看到了這個挑戰,包括敬虔的猶太人、世俗的猶太人和阿拉伯穆斯林。 現代世俗主義者傾向於將道德基礎視為老氣和過時的,他們接受「共識」的道德準則;但這種共識通常會因社會壓力而被削弱,尤其是在性純潔和尊重權威等問題上。道德律指出罪,如果道德律與自己無關,你就不會覺得自己犯了罪。你「凌駕於道德之上」,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沒有人能告訴你該怎麼做,「去做就是了。」 正統派猶太人傾向於非黑即白的觀點:他們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他們不需要悔改,因為他們已經敬虔了。他們是真猶太人;世俗的就是罪人。猶太人是義人,外邦人是罪人。當然,實際情況比這種過於簡單化的解釋要複雜得多,然而基本的態度是:敬虔派猶太人是義人,而世俗的猶太人和所有外邦人都是罪人。 在基督徒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形。極端自由主義者採取世俗主義的觀點,根本沒有道德要求;極端保守主義者持自以為義並定罪他人的宗教偽善觀點。 因此,明白這些清楚表達所有人都犯了罪的經文,對我們至關重要。除非這個原則被確立,雙方進行對話的空間很小。 原教旨主義穆斯林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們是公義的,因為他們服事安拉。ISIS、基地組織、阿亞圖拉、哈馬斯、真主黨和伊斯蘭聖戰組織的暴行是什麼並不重要,他們是對的,所有其他人都需要被殺害或奴役。 無論是後現代主義的拒絕道德,或是宗教理論的自以為是,都使一個人難以面對他自己錯了的事實。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就假設自己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那麼這人的心從一開始就是封閉的。 聖經的立場是所有人都犯了罪。 從挪亞洪水、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埃及的十災、離開埃及當代之以色列人的死亡,以及耶路撒冷第一和第二聖殿的毀滅,都可以看到對罪的廣泛審判。 [其他對普遍罪的經文包括創世記3:24、彌迦書7:2、詩篇130:3;143:2、箴言20:9、約伯記4:17、加拉太書2:16等] 大衛和所羅門的呼喊引出了以賽亞的預言,這預言指出人類的罪表明我們需要救贖和救主。我們都走迷了路,需要別人代我們受罰。
ישעיה נ''ג:6 כֻּלָּנוּ כַּצֹּאן תָּעִינוּ אִישׁ לְדַרְכֹּו פָּנִינוּ וַיהוה הִפְגִּיעַ בֹּו אֵת עֲוֹן כֻּלָּנוּ׃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53:6) 律法和先知書指出我們都犯了罪,並指引我們走向一位救主,祂將承擔我們的罪所當受的懲罰。因此,律法和先知書構成了道德引導,指向福音。 我們都犯了罪,這結論成為救恩信息的起點。我們都需要救恩,因為我們都犯了罪。使徒保羅所描述「拯救計劃」的邏輯由此開始: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 任何認為自己沒有犯罪的人都是在欺騙自己,無論他是否聲稱自己是耶穌的信徒。使徒約翰說,如果一個人說他沒有犯罪,那他實際上是在撒謊。自以為義是自我欺騙的基礎。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約一1:8) 每當我們陷入爭論時,讓我們記住這一點。每個人都在說「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然而,本質上我們都犯了罪,都需要改變。當雙方都意識到自己至少有部分錯誤時,就有機會追尋真相。 當任何人意識到他做錯了,那麼他就會向與神和好的進程敞開。耶穌是唯一一個完全的義人,祂是除去我們罪孽的羔羊。只有在祂裏面,我們才能找到我們都需要的恩典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