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礼拜,我们在以色列过阵亡将士纪念日,缅怀那些在反恐或保卫国家战事中丧生的人;第二天,我们庆祝独立日。这紧挨的两个节日象征着以色列的苦难和我们的救赎。
以色列的苦难和复兴与耶稣的死和复活间有着深入而奥秘的关联,这种关联符合圣经,属灵,也是神预定计划的一部分。这概念对基督徒来说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它类似于众信徒的信仰与耶稣的死和复活相关。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5)
每个信徒的重生都是耶稣死和复活的延伸与结果。同样地,以色列的被掳和复兴也是耶稣死和复活的延伸与结果。由于耶稣是世人的救主,任何相信祂的人都将经历祂的代死与复活;由于耶稣是以色列的王,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的国家将跟随祂的死和复活的模式。
过两天他必使我们甦醒,第三天他必使我们兴起,我们就在他面前得以存活。(何6:2)
这段经文谈到了以色列的子民,而且它也是新约中记载基督必在死后第三天复活的部分依据(路24:46)。耶稣在坟墓中两天后的复活,与以色列在被掳两千年后的恢复遥相呼应。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以西结的枯骨预言既是指死人的复活,也是指以色列国的复兴。
所以你要发预言,对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的民哪,我必开你们的坟墓,使你们从坟墓中出来,领你们进入以色列地。’”(结37:12)
如果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那么所有信祂的人都必复活;如果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那么祂注定要作王的那国必会复兴(约18:37;19:19)。
这种模式在整本圣经中一再出现。当受膏的大卫王犯罪,人民就受苦(撒下24:17);耶稣出生后下到埃及是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应验(太2:15,何11:1);耶稣所受的鞭伤也堪比对以色列土地的攻击(诗129:3)。
以色列的苦难与耶稣被钉十字架是相互衬托的。这种奇妙的关联被著名的犹太艺术家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的画作表达出来 —— 白色受难(1938)、痴迷(1943)、黄色受难(1943)、出埃及记(1953-66)和灰色受难(1970)等。
拉比的传统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认为以赛亚书53章中说的不是耶稣,而是犹太人;这是不对的,因为第8节说祂因“我百姓”的罪过而被剪除。另一方面,大多数基督徒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以赛亚书中许多关于遭难仆人的预言确实指的是犹太人。事实上,这些预言中讲论耶稣(42:1,42:19,49:3-7,52:13,53:11)与讲论以色列(41:8-9,43:10,44:1-2,44:21,48:20)的份量是均等的。
“以色列”这个名字怎么可能有时指耶稣,有时指犹太人呢?答案是:“以色列”这个名字既指一个人(雅各),也指一个民族(雅各的子孙)。
神的仆人替他人受苦,为的是赎人罪愆,这是耶稣身为弥赛亚的主要角色。然而,任何事奉祂的人也是如此。作为信徒,我们所有人都蒙召“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并为他人受苦(林后1:5)。同样地,以色列民族也为列国受苦,尽管他们和列国都不了解。
有时基督徒受苦只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罪,其它时候苦难是出于神,带下救赎的果效(彼前4:1,13,15-17)。以色列也是如此,我们受的许多苦难仅是我们自己犯罪的结果;另一方面,以色列人的一些苦难是神所命定的,是一种为救赎世人而做的代祷行为。
如此,以色列的苦难与十架受难是相互衬托的。耶稣的受死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救赎,也要求公义,你可接受或拒绝它。在末世,神要在列国前把以色列置于“被钉死”的位置,每个国家都不得不做出抉择。
世上列国将联合起来攻击以色列,他们或将加入战争,或保持中立,或支持以色列。这将是各国从神领受特别的恩典,或受严厉审判的机会。
钉十字架是每个个人的分水岭,在末世攻击以色列的战争也同样是每个国家的分水岭 —— 要不就选择与神的约共立,要不就与它对峙。列国整体将无法通过这个考验,然而在每个国家中,总有余民会选择持守忠诚。